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5-10-23 15:51:10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8篇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8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字。

2、领会课文内容,知道喜欢听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分角色朗读。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2、乌鸦、狐狸等头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一、板书课题

看课题:这是谁和谁?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激趣引入

教师口述,同时课件演示:狐狸直流口水。

师: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大家继续看演示。请一位同学朗读。

狐狸三次说的话及乌鸦的三次反应。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有内容,大家说说怎样学习才有趣。

学生提出多种学习方法。教师归纳:先读书,后表演,再质疑。

三、通读,分小组自由读,充分熟悉课文内容

打开书,分小组自由读课文第4—8自然段,读流利为止。

四、分小组议读

小组边读边评,了解课文内容。

五、各小组分角色朗读

师:请小评论员评论一下,他们谁得最像狐狸和乌鸦?

请评选出的优秀者带大家读相应的课文段落。

六、说课文意思

师:回顾一下我们读书的过程,读完了这几段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七、表演,创造性地表达课文内容

1、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已经初步懂得了课文内容,可以表演了吗?怎样演呢?请小组讨论,讨论好了就开始表演。

学生在组内自由组合,练习表演。

2、谁准备好了可以上台来给我们大家表演。

请几组小演员上台扮狐狸和乌鸦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课堂练习

一、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二、质疑,引出寓意

1、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狐狸先生”和“乌鸦小姐”吗?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狐狸先生:

你为什么要用那么亲热的语气问候乌鸦?

你为什么要问候乌鸦的孩子?

乌鸦的羽毛并不漂亮,嗓子也并不好,可你为什么还要夸她?

乌鸦小姐:

为什么你第一次不作声?

为什么第二次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作声?

为什么第三次那么得意,唱起歌来?

由狐狸和乌鸦的扮演者回答以上问题。

2、同学们,从他们的回答中,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从狐狸和乌鸦的话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总结

这篇课文虽然短小,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故事叫寓言故事。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一本有名的寓言—《伊索寓言》,课后请同学们找来读一读。

四、复习生字

1、用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

2、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

差:半包围结构,注意下面是“工”,不是“土”。

张:左右结构,左右大致各占一半位置。注意笔画笔顺,“弓”的第三笔是“竖折折钩”,“长”的第一笔是“撇”。

肉:笔顺是丨、冂、内、肉,共6画。注意两个“人”的第二笔都是点。

叼: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撇”。

雀:下面部分是4横,不要少写一横。

(2)学生练写,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教师巡视指导,课堂订正。

六、做游戏

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假如像乌鸦妈妈,你会对你的宝宝说些什么呢?

学生扮乌鸦妈妈劝诫孩子。

七、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 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1 图上有哪些景物?

2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 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3 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4)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

(5)看图理解图意

(6)齐读生字词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

2 按笔顺书写生字

3 教师范写

4 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师巡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抽读生字卡片

2 朗读课文

二、看图说话

1 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2 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

3 指名说,师生评议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此处隐藏1836个字……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五、比较欣赏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善待地球的情感,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通过了解生活环境变化情况,深刻的识别到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地球仪的观察和师生汇报介绍、了解地球资源丰富感受地球的美丽,同时深刻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感受加以描绘。

教学用具:图片、地球仪、音乐、卡片。

  学生用具:绘画纸、卡纸、记号笔、蜡笔或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激趣、谜语导入

说它像球不是球,

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

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

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围着太阳转,

猜猜它是什么球。

(出示地球图片)

二、整体感知,了解地球现状

你了解地球吗?

地球到底有多大?(表面积、岁数等)

人类是怎样在地球上生活的呢?

地球上有哪些资源?(学生一般只会说地上资源,教师可以补充地下资源)

你心目中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地球妈妈”如此美丽,我情不自禁的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了几幅“地球家园”的情境图。接下来请同学们与我一起欣赏。(简单介绍作品)

刚才老师介绍自己作品的时候,看到一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你们是不是也想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美丽的地球呢。那就伴随着这美妙的音乐快些动笔吧!(播放音乐)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

1)画一画你心目中最理想的地球。

2)制作过程中与同伴合作,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地球的美。

四、展示作品

五、总结、升华情感

这么美丽的家园,却遭到了许多破坏,你能试着举例说一说吗?(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人为破坏是可以努力遏制的,在遏制人为破坏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同学们,我们同在一片阳光下,共同拥有这个美丽的地球。让我们带着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寻找地球的美丽,让我们伸出一双充满关爱的手,维护地球生态环境,把她的美珍藏心中,让我们大声对地球妈妈说“美丽的地球妈妈,我们永远爱你。”

边听、边猜谜语。(地球)

学生积极发言。

欣赏作品。

教师引导看书。

学生动手实践。

(及时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自评、互评交流。

自然灾害:

四川地震、五常龙卷风、洪水等。

人为破坏:

空气污染(工厂、汽车等)、水污染(有毒废弃物)、森林(乱砍伐树木)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引入课题。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为调动学生爱护地球的情绪铺垫。

引导学生创造,为下面绘画作铺垫。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之间协作能力及提高绘画的积极性和表现能力。

通过交流提高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加深对地球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对未来美好的希望和对地球妈妈的爱的延伸。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小园、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从课文第2-6自然段中选一段背诵,并能正确默写。

3、体会比喻句的作用,积累不同的比喻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代任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三、出示学习要求:

1、四人小组读通课文,说说你心中的感受。

2、自学生字、新词,小组合作听写。

3、小组合作,讨论课后习题。

四、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检查反馈一: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记,说一说。

2、检查反馈二: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最想说?

3、检查反馈三:你最喜欢读哪一段,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4、检查反馈四:课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抓住了哪个词来写?你用什么方法读懂这篇课文。(诸如:抓中心词--诱人,找“诱人”的语句:抓中心句,画一幅幅四季图:……)

5、检查反馈五:课后习题。重点是第2题,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五、熟读课文,自选默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主题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怎样建造住宅的;

3、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以及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4、通过阅读课文,懂得蛇与庄稼的复杂关系,理解世界上事物的复杂联系;

5、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和研究动物与自然关系的兴趣;

2、强化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技能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自主地选择主题学习;

2、善于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新潜能。信息技术:

学会利用网络信息渠道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积累信息。

二、专题教学内容

课本内容

1、《鲸》:2课时

2、《蟋蟀的住宅》:2课时

3、《海豚救人》:1课时

4、《蛇与庄稼》:2课时

5、《珍珠鸟》:1课时

课外内容

综合拓展课:

1、开展关于科普文的课外阅读,归纳写作特点

2、我眼中的动物世界

3、制作与动物专题有关的电子报刊

三、主题教学模式

(一)模式的简要描述

1、创设情境

2、研读课文

3、自主探究

4、协作交流

5、演示汇报

6、积极评点

(二)模式的特点(创新点):

1、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做到科普文的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科学性有机统一。

2、重视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确立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学习交往,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强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友好的交往、对话。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