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5-08-17 10:03:1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九篇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九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和体验故事中小小和啊呜的不同人物特点和情感。

2、尝试用图画的方式写信,并能叫完整地讲述信的内容。

活动重点: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

活动难点:尝试用图画的方式写信。

活动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用书《小小和啊呜的信》、各色纸、各种画笔

活动过程:

1、听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体验角色情感:

——“故事发生了件什么事?”

“你喜欢小小和啊呜吗?为什么?”

2、视听故事,了解故事中写信的方法:

(1)教师运用投影仪讲述故事,幼儿边听边看。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小小和啊呜是怎么写信的?”

“你能看懂吗?说说看信上写了什么?”

“这种写信的方法你会吗?让我们也来试试吧!”

3、个别操作,写信读信:

(1)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尝试“写信”

(2)幼儿互相送信。

(3)幼儿读信,大胆地讲述自己理解的信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课题假如(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巩固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适当的情感定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自读自悟、品读深入等阅读活动理解文本,并在句式练说、朗读表演、仿写创作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真情实感,显示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

设计意图

1、激发兴趣: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巧妙的着眼点(神笔)激趣,带动思维,激情入境,使学生产生共鸣。

2、培养语感: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科的个性,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本,加强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运用,通过诵读、联想、评价,感受深刻的文本内涵。

3、拓展文本:在深入研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文本的特点,设计了适宜的句、段训练,师生共同进出课文意境,在多元对话的过程中,有机整合与拓展,更提升了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预设目标教学环节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抓住“神笔”一词,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浓厚兴味。

1、揭题《假如》,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假如”这个词语的?

2、师:课文中的作者想象自己如果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会干什么事。你觉得马良的神笔是一枝怎样的笔?

3、出示图片与小诗:马良爱心大,神笔手中拿,看谁要帮助,他就画画画。

1、学生谈理解。

2、学生畅谈:这枝笔画的画能变成真的,帮助穷苦人的笔,惩治坏人的笔……

3、学生读一读。

二、感悟课文,朗读积累创设一个师生思维直接交流的情境,将文本直观地呈现课堂当中,让一切来的那么自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1、师:谁需要帮助,马良就会用这枝神笔画出他最需要的东西。那课文中谁需要帮助呢?

2、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体现小树、小鸟和西西需要帮助的句子。

3、自读自悟,各自准备班上汇报。:提示:当我读到()的时候,我()。

4、集体感悟,指导诗中相应句子的朗读。l感受小树的困难。(1)、抓住“寒冷、缩着、叹息”这些词体会小树的冷。(2)、谈到“叹息”时想象小树当时会说些什么?(3)、指导朗读最后两行诗句。

l感受鸟妈妈和小鸟的困难。(1)、抓住“苦苦、哭泣”体会小鸟的饥饿。(2)、学学哭泣的样子,想象小鸟一边小声地哭,一边还说着什么?请演一演、说一说。(3)、抓住“遥远”一词体会。联系诗句“遥知不是雪”或“遥看瀑布挂前川”理解“遥”的意思。表扬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4)、朗读最后三行诗,突出重点词。

l整合一、二两节(1)、同学们,北风中的小树,饥饿的小鸟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2)、文中的小作者用马良的神笔为小树画了(),为小鸟画了()。(3)、指名读读填进去的短语,突出“红红的”与“许多”。(4)、小树有了红红的太阳,小鸟有了许多好吃的谷粒,会多么开心啊!请小朋友读读1、2两节,试着读出他们得到帮助后喜悦的心情。

l学习第三节(1)、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中哪一句话写出西西需要帮助吗?是不是这句?教师故意丢掉“只”字再让学生读。(2)、学生提出少了“只”字,讨论少了“只”字要不要紧。(3)、此时西西最想要的是什么?一双好腿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平常,可是在西西眼里却是那么珍贵。正当西西非常苦恼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腿终于能动起来了,他会怎样?(体会由沉重到兴奋的变化)你能让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西西的这份欣喜吗?朗读全段。当你读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最兴奋,请你再读读。

5、朗读全文,背诵全文。(1)、教师配乐范读。(2)师:同学们,多么感人的诗啊,请大家学着老师的样,有感情地读读全文,有能力的还可以选几节背一背。(3)巩固全文。1、学生回顾课文,口答。2、学生划出、并指名汇报体现他们需要帮助的句子。3、学生反复读读这几句话,围绕提示在书上作简单批注。4、学生根据提示中的句式畅谈各自的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整合课文内容,同时能有感情朗读。指名说说。指名填空,练读括号中的短语,突出这些事物的特点。通过师生评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两节。。学生通过争论,从“只”字中感悟西西的那份无奈。指名朗读第三节,重点读好最后两行。5、(1)、静静地听教师的范读,用心去感受诗中内容。(2)、学生自由练读全文,指名自由读、背喜欢的段落。(3)、全班配乐朗读。

三、仿写创造。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朗读这首诗,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产生那么多新的“假如”,学生在创作中表达出他们的向往和追求。给人类朋友、动物朋友、植物朋友……需要帮助的人画什么。

作业纸:1、学生仿写。2、交流、汇报。3、教师小结。小朋友,真不错!你们不仅诗写得好,还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课后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写的诗,贴到墙上,让大家都来读读、背背。1、学生独立完成或与同学合作完成。2、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成果,师生评价,特别优秀的读读、背背。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此处隐藏9354个字……相处有何感触?

⑵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感触?

⑶ 你如何与一个陌生人搞好关系,和睦 相处? 简评:教师紧紧抓住小鸟与人的关系这个窍,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然地感触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育目的,达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功效。这种协助学生破出重重难关,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的教育模式顺应当前教改的主题,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

四、构建平台,体验成功

1、快速朗读课文。

2、找出体现作者对小鸟情感的句子。

3、展问话题──让语文教学延伸到生活之中:

⑴ 作者把小鸟放了,它会回来吗?

⑵ 你怎样和小狗作朋友?

⑶ 一只被抛弃的小猫,你会收养吗?

⑷ 同学欺负了别人,你会不会管?

⑸ 爷爷病了,你会不会管──

4、课后练习:

⑴ 择抄优美的句段。

⑵ 写一篇学习心得。

(简评:教师授生以渔,不越庖代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过程留给学生,火候恰当,让学生思考,又品尝了得失,锻炼了能力,很值得倡导。)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材分析:

《荷花》一课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本文先从正面(1至3自然 )对荷花的香味、形状和姿态等作了生动的描写,随后用侧笔(第4至5)自然段)通过作者自己的感受、想象进一步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和我对荷花的赞美,虚实结合,写出了白荷花美的极致。

本文的训练重点是学会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课文第3、4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有一定的难度,课后题4以把句子补充完整的方式进行训练,较适合学生现有的水平,的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已有的能力,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

本文第2自然段中围绕哪一句话来写新老教材有一定的出入。我认为新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有一定的说服力。第2自然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般的按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要从分析4、5、6三句话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理解是围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来写的,写出了三种不同形状的荷花。再进行荷叶的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的意思。

3、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能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4、能按提示概括第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方法。

2、在朗读中体会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第4自然段意的概括。

教学准备:

1、课前请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荷花的图画。

2、投影仪、小黑板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

2、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概括1--3自然段的段意。

3、在课文的学习中结合绘画,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学会概括自然段的段意。

2、在朗读中体会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 :

在朗读中体会花荷花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我们学过的古诗很多,谁能背背已学过的古诗。对于已学的古诗中我们能不能背一首描写荷花的古诗。

1、出示荷花图。设问:小朋友,你们看了图上的荷花有什么感受?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画笔画出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板书课题。

二、初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说说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在写荷花的美丽。

2、听清课文中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检查

1、自学课文,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挨挨挤挤 莲蓬 花骨朵 饱胀

破裂 姿势 翩翩起舞 舞蹈

以最快的速度记住自已认为最难的字词,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莲蓬、舞蹈重点词语来讲解。指导学生在图中找一找莲蓬 ,说说字的结构,指导书写。)

2、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直接写荷花的美丽?

  四、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我们学习画画,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今天的课文已经告诉我们应该从几个方面来构思。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荷花的特点。(清香、形状、姿势)

1、学习第一自然。

(1)齐读这一段话。思考:这一段话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这段话中的哪个词语说明荷花的香气很诱人?

(2)如何概括这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复习单元学习提示:用什么,怎么样。来概括。(小黑板出示单元学习提示)

练习:(小黑板出示)

A、清早,我到公园玩。

B、我一到公园,就闻到荷花的香味。

C、我赶紧向荷花池跑去。

(3)如果用图画来表示清香,我们该如何体现呢?

先闻到了荷花的清香,接下来,我们向荷花池边跑去,去看一看如诗中描写的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花。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2自然段,学生标上句子序号。

思考:哪几句话直接在写荷花的形状?(4、5、6)

(2)写了哪几种荷花的形状?(全开、刚开、末开)

从图中找出这三种荷花的形状。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课文是用什么词把这3 种形状连接起来的?(有的------有的------有的)

(4)指导读

(5)看起来,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形态各异,那么,这三句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呢?

辨析:

A、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B、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

主要是在写冒出来的形状,应采用第二句。

(5)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语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冒,写出了荷叶的茂盛,又写出了荷花的婷婷玉立。在画上体现荷花的三种不同的形态。

设问:课文只是写了荷花吗?如果我们这样的图你认为好看吗?还应该画上什么?课文中有没有写到,课文是如何来描写荷叶的呢?

(6)学习第二句话。

小黑板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找出描写荷叶又多又密的词语( ),表示荷叶颜色的词语( ),写荷叶形状的词是( )。(在理解句子中理解挨挨挤挤词语的意思。)

(7)这段话主要是写荷花,为什么要写荷叶?(荷叶茂盛,荷花又美;碧绿的大圆盘衬托着雪白的荷花,使荷花更美。)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