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时间:2025-09-22 13:55:08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棉花姑娘》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1

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局部,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同学发展和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让同学在诵读中体验,读中感悟,立足于同学发展,激励同学主动、自主、发明性的学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同学的回答和时反馈信息,尝试采用评语激励肯定同学。如在开课时,当同学很认真地听完故事后,我马上肯定同学“小朋友听得很认真”;同学读完课文后,也和时给予评价“小朋友很会读书”,当同学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时,褒扬他“你很会提问题”等等。富有情感的评语,是同学获取自信的催化剂,使同学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当然,作为同学,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这时,教师不能简单地用“错了、不对”等语言来否定同学,并期盼其他同学的正确回答。教师应采取在同学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地去评价同学的努力和进步,善于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针对同学的个性进行鼓励的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同学体验到进步,感受到期望。比方在今天的教学中,当老师说谁愿意到台上来扮演时,有个平时胆子很小的同学想举手却又有些犹豫,我果断地叫他到台上来扮演,虽然他扮演得不是很好,但老师和同学都看到了他的进步,为他打气加油,我想,这对于小朋友的一生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当然,对同学评价的目的不只在于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育,更重要的是鼓励同学积极地发现自身的问题,纠正错误。一年级的同学自我认识的能力不强,所以生与声生评时难免带有主观性,认识问题肤浅,教师还应运用多种方法协助同学认识自我。

上了这一课,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每一次正确地评价同学,都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课堂教学呼唤发展性评价。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2

低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语文活动中调动感观、思维全情投入,以积极地状态主动进行“识字”的空间里是本节课的一个追求。

1.活动为导,在情境中识字。秉承“创设情境,生动识字”的理念。将识字任务弥散到各个活动中去。如导入部份的“认识棉花”,第二个环节的“找医生”,第三个环节的“记蚜虫”。尽力让孩子在情境的环节中放松地学,在一个个脚手架地帮助下轻松地学。

2.释放天性,淡化教的痕迹。一年级的孩子,最忌讳一板一眼地学。对他们而言,时时刻刻正襟危坐,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与受折磨的事。我们的课堂,至少要创设“轻松、趣味”的氛围,让孩子不自觉得投入其中,深深地被教学本身所吸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力求“无痕”教育、趣味教育,引领学生自由自在地走进教学,在教师构建的和谐、自由的氛围中释放天性。本课的识字教学基本上符合了这样的设想。没一个生字的掌握没有特定的任务过程,而是在聊天式的过程中,哄着孩子学完,比如“蚜”,比如“治”,比如“啄”。

3.适当训练,丰满语文的含量。当然,即使是低段,适当的语文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就是训练孩子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了适量、适度地丰满语文的含量。在教学中,根据当下的一个情境,进行了一些语言训练。叠词的使用,整体感知的训练,以及情境说话。看似漫不经心,其实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3

《棉花姑娘》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童话,寓生物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采用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是本课的表达特色,对话内容口语化,句式不断重复,符合一年级儿童的阅读心理。

我教学的是第二课时,结合单元目标和文本,我把课时目标定为: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生字学习,会写“星”、“病”两个生字。

2、创设情景,积累ABAB颜色词描述事物。

3、读好课文中的对话,培养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了解更多自然卫士。教学重点是读好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和积累ABAB颜色词。

我的教学环节分为5部分:巩固生字、回顾课文;情感体验,读好对话;自我介绍,寻找真正的医生;积累ABAB色彩词;书写教学。

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最有效的识字方式便是让学生及时回忆,让生字反复出现以加强记忆,课堂伊始,通过开火车的方式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接着,提问上节课棉花姑娘请了谁爱帮忙?通过提问,检验学生第一课时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出示板书,导入第二课时的学习。

通过角色扮演指导朗读,促进语感的提升,进入课文情境。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寻找真正的医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读书找出小虫是什么并用横线画下来,让学生真正地跟课文接触,通过课文学习。通过七星瓢虫名片的方式补充学生对七星瓢虫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归纳七星瓢虫捉哪里的害虫逐渐加强学生的概括能力。

棉花姑娘病好了,给我们带来一些颜色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多彩的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对ABAB颜色词的积累和运用。

扎实的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两个生字的书写教学既注意了生字的结构又注意关键笔画。

课后,张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这节课还是有不少提升空间的:

1、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比如:齐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等。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指向,既达到了让学生多读多练的目的,又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

但是,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阅读不仅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更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教师不能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权利。而应努力运用多媒体、语言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文本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成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进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喜角色之喜、忧角色之忧、急角色之急……真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与角色产生情感碰撞,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对文本角色的理解,以角色的喜乐忧伤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使生命的色彩彰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的朗读指导、角色扮演前如果能够借助课文插图,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帮助学生梳理好棉花姑娘的感情线,一开始生病了,表情非常痛苦,非常盼望有医生来给她 ……此处隐藏11054个字……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习的情感,既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倾听、评价、浏览,又尝到了成功的舒畅。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真正进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个教学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中,学生指出“圆圆的”一词要读得圆一些,这是件好事,但我没有及时指导更为主要的词语“很快”和“惊讶”应该怎么读更好,使得此处的品读理解只停顿在浅条理上。在鼓励学生方面,往后应该像赵志祥教师说的那样,对学生不要太悭吝要多看一看他们提高的地方,让他们常常尝到成功的舒畅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14

《棉花姑娘》是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棉花姑娘请求啄木鸟、燕子、青蛙等为自己治病的故事,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燕子、青蛙、七星瓢虫、啄木鸟的本领,了解他们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一、《棉花姑娘》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知道最后是谁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生(齐声回答):七星瓢虫

师:你从哪一段知道的?(第五段)

师:对。在课文的第5自然段就告诉我们这个答案,棉花姑娘认识七星瓢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后回答:惊奇

师:请大家自由练习,读出棉花姑娘惊奇的语气(出示这句话)

生读

师出示图片,说:“谁能用上课文中的话介绍一下七星瓢虫?”

生找并回答,集体读。

师:七星瓢虫们,你们消灭了蚜虫,帮助棉花姑娘治好了病,现在你们心情怎样啊?用喜悦自豪的语气读。

师:棉花姑娘们,现在你们一定很轻松吧,身体恢复了健康,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七星瓢虫说吗?

生:七星瓢虫,你们真是我们的恩人哪!

生:谢谢你们七星瓢虫!我们永远会记得你们的恩情。

生:七星瓢虫,你们是蚜虫的天敌,而我们最怕这些可恶的蚜虫了,我们交朋友吧,有你们守着我们,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的。

师:七星瓢虫的本领可真大啊,你瞧老师编了一首儿歌夸夸七星瓢虫,

生:读儿歌。

师:七星瓢虫帮助棉花姑娘治好了病,瞧!(看课件)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棉花姑娘的心情吧(朗读最后一段)

师:学了第五段,大家想不想当一当小演员,把这段话表演出来呢?

出示课件第五自然段

师:这段话里,有多少个角色?

生:三个。棉花姑娘、七星瓢虫、还有一个旁白。

师:我们学习小组有六人,三个人一组来一次表演,怎么样?

生:好

师:请三人小组长分配角色,赶紧演一演吧! (学生三人一组分配好角色,有的演棉花姑娘,有的演七星瓢虫,有的读叙述部分)

师:哪一组想上台来演一演? (三人上台)

下面的小朋友要认真听,注意看,如果他们演得确实很好,请给点掌声;如果你觉得还得改进的话,请你来当导演指导一下该怎么演。待会儿我们要评选最佳演员和最佳评委。

生表演后,台下学生有的鼓掌。

师: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为他们鼓掌了,他们到底演得怎么样呀?

生1:我觉得七星瓢虫飞的时候还要拍者翅膀,不能停下来。

生2:我觉得棉花姑娘演得好,她在问七星瓢虫的时候很惊奇。

师:你是说她脸上有惊奇的表情吧?

生2:是的。还有,导演那个“圆圆的”读得不够圆。

师:那,你觉得应该要怎么读?

生2:“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

师:(对着七星瓢虫):导演,能接受吗?

生(点头):能。

生3:导演读“飞来了”读得太快了,表演的人不能一下子飞那么快。

生4:七星瓢虫应该从远处飞来。

生5:七星瓢虫在问棉花姑娘的时候要边飞,要不回掉下去的。

师:小演员们,你们能改进吗?

生:能。

(三人再次表演,全班掌声)

老师(小结):今天的最佳演员应该是谁呢?

学生:应该评给棉花姑娘,应该评给导演。

老师:老师要给这两位最佳演员戴上小红花,我们的七星瓢虫还要加把劲呀!最佳评委应该评给谁呢?

二、《棉花姑娘》教后随笔

在教学《棉花姑娘》时,主要凸现“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科书的对话过程。”这种过程首先是读书实践,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为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创设故事情景的方式带孩子们走入文本,让学生通过说话训练、图文结合、合作表演来理解,通过找一找的方法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重点理解“很快”、“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惊奇”一词。并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来训练本段课文的对话朗读。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又让学生对表演进行评议。把读、演、评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习的情感,既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倾听、评价、欣赏,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1、一节课安排下来,时间稍显不足,以致于草草收尾,延伸拓展不够。可以加入更多的关于益虫、害虫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2、课堂调控能力还不够。一遇到动手或者表演等,孩子们就显露出自己的天性,如何在课堂活动中调控好纪律也成了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3、思考:在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前,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应该先统一学法,重点指导学法,可以每堂课主要用一种方法学习,等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学习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4、课堂上更多的是上学生说读懂的,而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还是太少了。这似乎和“只教学生不懂的”还相差太远。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15

一、成功之处

1、通过形声字识字法、加一加、换一换、归类等多种形式随文识字,学生兴趣浓厚,巩固复习并扩大了识字量。

2、写字教学指导左右结构的字细致到位,评价得体。

3、重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棉花姑娘生病时的心情,注重个性体验。

4、善于等待,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激励性的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存在问题

1、识字教学用时过长,如“女字旁”的归类识字、“蚜”换偏旁变新字的拓展内容多,节奏有些拖沓。

2、体会棉花姑娘看见青蛙来了为什么是“高兴地说”,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挖掘过深。

三、整改措施

精减一下识字教学的扩展内容,课堂节奏会更明快。

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阅读文本,重在自读自悟,贵在个性体验,用心体会棉花姑娘着急、难过、高兴的心情。老师重在引领,而非过深挖掘。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