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 > 工作计划

教科研工作计划

时间:2025-11-09 21:39:27
教科研工作计划

教科研工作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研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育主体型学生,做知识型教师,创地区信誉良好公办初级中学”的发展目标,本学期教育科研工作围绕“教师专业化校本培训”、“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和“强化教育科研管理”三个中心任务,重点落实校级主课题申报区级重点课题、校本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开发、校本数学课程统整研究深化工作、校本教师专业培训常规管理工作和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培养研究等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补缺补差工作效益,做好新一轮校本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实施工作,促进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水平

1、举办校课题成果评审与表彰会:通过专家、校级课题管理领导小组共同评审,对05-07校级课题进行审核评估,并于10月召开校课题成果表彰会。

2、完成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奖的组织申报工作。

3、完成区第七届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与集体的申报工作。

4、完成07年徐汇区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工作。

5、完成07年教育科研年检工作。

6、完成07学年百题工程的组织申报工作。

(二)加强教育科研推广普及工作

1、继续做好《“个性分层”教育与学生学习品质培养》的推广研究工作,做好个别辅导总结工作交流和深化改进工作。

2、加强教育科研培训,搞好每学期一次的校教育科研论坛,本期论坛名为“教师开拓创新,学生自主发展”,通过论坛交流教师们在一学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例。

3、开展课程统整校本培训工作。

(三)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1、以建设“生命教育试点校”为重点,开发“社会·环境人”德育校本课程,确立以“人与自己”、“人与他人”和“人与社会”的三个课程模块,借助课程开发提升对学生人格教育、行为品质教育、礼仪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的质量。

2、结合社会考察实践活动和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围绕“社会·环境人”课程主题,开发拓展类、探究类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3、拟定“社会·环境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4、收集“社会·环境人”德育校本课程一期开发活动方案设计资料。

(四)抓实学校课程统整研究工作

1、深化六年级数学课程统整研究工作,要求新的六年级教师对原设计的统整指南和教案进行验证、修改,乃至进行新设计,并在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统整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对照班与实验班在该教学内容掌握上的对照测试和统计分析。

2、编制新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程统整指南,修改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课程统整指南。

3、七年级教师继续开展新年级的数学课程统整实践和探索工作。

4、教研组开展关于课程统整的每月一次“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每次活动能确定主题。

5、07年11月中旬,借助展示组织一次校际教学研讨交流活动。

6、做好课例分析与教案收集的工作。

三、工作日程安排

九月份:

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

2.收交各课题报告修改稿、推广课题的个别辅导工作总结。

3.收交06学年第二学期数学课程统整教案、研究论文和备课组工作小结。

4.拟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5.组织申报区教育科研成果奖

6.完成区百题工作小结交流工作。

7、开数学课程统整研讨工作会议。

8、开推广课题个别辅导工作总结交流会。

9、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会议。

10、制定七年级数学课程统整指南。

十月份:

1.组织申报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个人。

2.数学课程统整校际教学研讨筹备会。

3、修改七年级数学课程统整指南。

4、收校本课程开发教学计划。

5、开校级课题颁奖大会。

十一月份:

1.收校本课程开发单元设计。

2、区级重点课题修改与申报工作。

3、组织20xx学年区百题工程申报工作。

4、数学课程统整校际教学研讨。

十二月份-一月份:

1、完成校教育科研年检工作。

2、开“教师开拓创新,学生自主发展”校教育科研论坛。

3、编定校本课程一期开发资料。

教科研工作计划2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依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和专业能力,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强教学研究,狠抓常规落实,细化习惯培养,进一步做好课改教材的梳理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工作如下:

一、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夯实基础,提高教学效益。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标准》,严格实施《小学生常规教学管理规程》,结合我校和班级实际情况,每位教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按其计划实施。

2、依靠学科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学科上,以山东远程教育网资源为主,同年级同学科同备一课。加强同科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改革教学方法,实施最大效能教学。同时,也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学科整合,整体提高教学效能。

3、组织阶段性教学质量测评和试卷分析,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本学期我们继续坚持执行单元过关制度等。

4、搞好教师教案的观摩学习,推广先进经验,提高教师课前准备的业务能力;搞好学生作业的评比,提高教师课后反思的业务能力,要求教师每周至少一篇真情实感教学故事或反思,整体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改革。把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同开发校本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保证课程结构的完整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安排课程,争取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同时尽最大可能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本学

期仍然坚持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2、各学科继续利用课外学习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挥学生特长,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活动计划,有记录、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发挥 ……此处隐藏18241个字……比活动的机遇,广泛发动教师参与,并积极在组内开展相应的活动,争取有较多的文章获较高等级的奖项,争取本组教师能在市属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获奖。

3、各组要积极鼓励教师策划、主持主题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档案。

4、各组要深入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组长要及时记录相关情况(听课教师姓名和活动主要内容),每位教师每学年需开设一堂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3年内青年教师不少于15节)。学校将创造条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参加外出教研活动的教师返回后须向组内成员汇报学习内容,并将相关资料交教科室存档。

5、教科室将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铺设道路、搭建平台,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规划”,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自觉制订学期发展计划,在工作中发扬乐于清贫、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不甘落后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争取迅速站稳讲台,达到岗位成材,同时将加强师徒结对的管理:规定徒弟的教案须交师傅审阅后方可上课,每周听师傅和其他教师的课不少于2节,否则一年后不能满师:师傅应无私传授教学技艺,能经常指导徒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每周听课或听徒弟说课不少于1节,否则不予“带徒研训成果”。

三、抓科研,重务实,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我校作为绍兴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和教科研基地学校,将坚持科研工作“为课改实践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师生素质服务”的“三为”思想,继续强化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意识,努力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本学期将分别做好两项省级、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学期初将发动各备课组结合校情和教学实际,积极申报校级小课题,做到教育教学中人人有课题、个个在研究。

教科室将继续办好学校教科研简报,为我校教师提供理论学习和笔端交流的平台。

四、抓研训,重实效,开展岗位研训活动

根据12年绍兴市区师训和干训工作实施意见,学校将自主组织以校为本的岗位研修活动,初步拟订以下活动;

1、诚邀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特级教师沈江峰老师来校作讲座。

2、组织名优教师作主题报告。

3、校级优质课评比活动。

4、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

5、青年教师教案设计比赛。

具体活动:

二月

1、制订教科室工作计划和校本研训计划

2、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培训和市属教研组长会议

3、校教研组长会议

三月

1、校级课题申报活动

2、校优质课评比活动

3、

四月

1、市属论文案例选送

2、沈江峰老师来校作讲座

3、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

五月

1、上岗3年内青年教师优秀汇报课评比活动

2、青年教师教案设计比赛

教科研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学习型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以“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为原则,做到“工作科研化、问题课题化、活动经常化、参与个性化”,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从小处、实处着手,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科研。

二、工作要点

1、组织开展以“学”为着眼点,以阅读为主线的“学习型”教研。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经典阅读、外出培训、专家报告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信息视野和文化底蕴。

2、组织开展以“教”为着眼点,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型”教研。主要是发挥教研组的功能,以常规教研活动为载体,通过公开课、评课、同课异构等活动,聚焦课堂,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组织开展以“研”为着眼点,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型”教研。主要发挥骨干教师的功能,以持续性的专题研究活动为载体,通过主题引领和任务驱动下的实践干预,聚焦问题,寻找研究问题解决策略,提炼教研成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4、组织开展以“思”为着眼点,以博客、教后感、沙龙活动为形式的“反思型”教研。主要通过教师个体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具体工作

(一)学习+思考——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升理论研究层次。

1.教师的科研能力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实践。我们要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的原则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理论、有效教学理论,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2.继续开展共度一本书学习活动,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教育教学札记、读后心得,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学校做好教科研指导和服务工作,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下半年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竞赛,并力争在获奖的面上进一步扩大,获奖的层次上有较大提高。

(二)实践+研究——提高课题研究实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组织、指导开展不同层面的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管理,深入开展研究,重点抓好省重点课题《基于过程哲学的小学民间故事课程开发研究》以及市级规划课题《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民间故事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深入到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我校特有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2、规范课题管理,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

3、扩大教科研影响,积极提炼课题的教科研成果,参加各类比赛,以赛促研,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层次,提高社会声誉。

(三)网络+博客——拓展学习渠道,提供交流平台。

1、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这个网络平台,一方面继续完善各个学科的资源库,另一方面组织理论学习资料、教育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本学期教科室将有计划地在校园网上推荐和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供全校教师学习。

2、积极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开展网络教研,鼓励青年教师写好论文、心得,在网路上开展教育研讨。

(四)平台+促进——促进教师成长,推进名师工程

1、学校骨干教师制定专业发展的更高目标,有计划地向高一级名师迈进,努力提供骨干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并全力挖掘我校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资源,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辐射、引领作用。

2、组织本校部分骨干教师建立学校“科研工作坊”,通过工作坊的系列主题沙龙活动,培养一支事业型、复合型、科研型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四、各月份工作安排

四月

1、制定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寒假读书心得交流会

3、组织参加优秀论文竞赛

五月

1、德育课题课堂研讨会

2、骨干教师课题研究活动

六月

1、交流汇报课题研究情况

2、举办课题研讨现场会

七月

1、统计本学期各类教育教学成果

2、评选教科研先进个人

3、教科研工作总结4、课题资料归档

《教科研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